流量便是钱,这是一个很原始的认知。但最开端我并不清楚流量和钱之间是如何相互转化的。

微创业,认知很低

大学时期,不管是出于堆集项目经历、仍是折腾新技能的需要,我有做过一个相对完好的项目。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在20年10月份发动的。其时在宿舍里买了一台激光打印机,做起了点小买卖。所以就发现假如我手动给同学处理订单会十分费事。他们把文件经过qq发给我,我这边翻开,排版,承认格局没有问题之后算一个价格,然后打印。

所以依据痛点,我打算开发一个线上自助下单,商户自动打印的一整套系统。

百折不挠,项目总算上线

21年年中战胜各种困难总算完结整套系统,供给了小程序端,商户客户端,web端。

用户在手机或网页上上传文件后会自动转换为pdf,还供给了在线预览,防止由于格局与用户本地不同的纠纷。能够自由调理单双面、打印规模、打印分数、颜色等参数。实时算出价格,自助下单。下单后服务器会通知商户客户端拉取新任务,拉取成功后将文件丢入打印行列中。打印完结后商户客户端发送信息,并由服务器转发,奉告用户取件。

流量思维的觉醒,互联网原来是这么玩的

流量思维的觉醒,互联网原来是这么玩的

大三下学期,宿舍里经过线上渠道,在期末考试最忙那段期间经过了“订单高峰”的检测,成交金额上千块钱。看着我商户端里面一个个跳动的文件,就像流进口袋里的,开心。

商业化的很失利

没想到,我自己便是我最大的客户。

期末考完,其实想拉上我的同学大干一场,让校里校外的一切的商户,都用上我们的软件,多好的东西啊。关于盈余形式的概念十分含糊,同时也有很强的竞品。我的同学并不看好我。

我对商业化的了解也源自美团形式,美团是外卖的流量进口,所以对商户抽佣很高。滴滴是打车的流量进口,对司机的抽佣也很高。所以我认为,假设我未来成为了自助打印的流量进口,那应该也能够试试抽佣形式。

并且就算我不能为商户引流,也能解放他们的双手。

其时的我,一个人做技能,做UI,还要做商业计划,去地推,真的搞得我精疲力尽。横竖后边觉得短期内变现无望,就去腾讯实习了。

其实也推行了2个商户,可是他们由于各种原因不乐意用。一个是出于隐私合规风险的考虑,一个是订单量少,不需要。

所以根本这个自助打印只能框死在高校。大学生打印的文件私密性很低,可是单价低,量多,有自助打印的需求。还有一部分自助打印的场景是在行政就事大厅,这种估计没点门门道道是开不进去的。

看不懂的竞品玩法

商户经过我的渠道走,我这边并不无本万利。

由于开通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做过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办这些手续也会花一些钱,公司还要每年花钱养。还有需要给用户的文档成转换成pdf,供给在线预览,这很消耗算力和带宽,假如用户的成交单价十分低,哪怕抽佣5%都是亏的。比方用户打印了100份1页的内容,和打印了1份100页的内容,对我来说本钱差别很大,前者很低,后者很高。

其时校园里已经有一部分商户用上自助打印了。一共有3个竞品。

竞品A:不抽佣,可是每笔订单对用户收取固定的服务费,界面简陋,有广告

竞品B:不抽佣,不收用户的服务费,界面清爽无广告。

竞品C:彻彻底底走无人形式,店肆内根本没有老板,店肆是自营或加盟的。

前期缺乏市场调研,后期缺乏商业认知

其时我在没有摸清自己商业形式,市场调研也没怎样做好的情况下。一心想的便是先把东西做出来再说,卖不成自己还能学到技能。究竟技能这个玩意不在项目里历练,永远都是纸上谈兵。所以关于商业化的想象便是搞不成就不搞了。

我其时的主意便是要“轻”运营,便是最好我的赢利是安稳的,不会亏本的。商户假如要用就得每笔订单都给我一笔钱。

后边为了补齐和竞品的功用差距,也耗费了很多心力。让我把项目从一个大学课程规划,变成了一个有商业化潜力的产品。

竞品玩法的底层逻辑

商业化的时候,就发现这个市场仍是蛮卷的,不或许直接和商户收钱。竞品B不仅免费,还想着帮商户发明额外收入,做“增益”。那我确实是没有精力去对立的。

我其时也没搞懂自己的定位,我究竟是tob仍是toc。其时想着我精心规划的界面,怎样能够被广告腐蚀?那可是我的心血。所以一心想把产品体会做的比竞品好,就会有人用。但这个定位也很含糊,由于假如商户不必你的,用户怎样或许用你的下单呢。

其实应该to rmb。面向赢利开发。美,是奢侈品,那是属于我内心的一种追求,但他很难具有说服力让商户使用。在国内的各种互联网产品,不盈余的产品最终都是越来越粗糙,越来越丑的,都要降本增效。而rmb是必需品,假如不能为各方发明价值,那就没有竞争力。

所以后续分析了一下各家的玩法:

竞品A:传统商业形式,依托用户强制付费和广告,市占率一般,和第一差了10倍数量级。

竞品B:烧钱形式,免费给商户用,免费给用户用,自己想办法其他渠道做增益,还要补贴商户。市占率第一。先圈地,再养鱼,变现的事之后再说。

竞品C:不单单做打印软件,卖的是项目。一整套自助打印店的解决计划,不知道店肆能不能赚钱,可是能够先赚加盟商的钱。这个对商业运作的要求会很高,我一时半会做不了。

大佬指点了一下我

他说,你看现在什么自助贩卖机,其实便是一个流量进口。至于其他盈余不盈余再说,可是流量是值钱的。

我最近去查阿拉丁指数,了解到了买量和卖量的观念,从头认识了流量,由于知道价格了。

买量和卖量是什么?

买量说的便是你做了一个app,花钱让别人给你引流。

卖量便是你有一个日活很高的渠道,能够为别人引流。

买量和卖量如何结算?

一般分为cpc和cpa两种计价方法。前者是只要用户点击了我的引流广告,广告主就得掏钱。后者是用户或许还需要注册并激活账号,完结一系列操作才掏钱。

一般价格在0.1-0.3元,每次引流。

后边我查了一下竞品B在卖量,每天能够供给10-30w的uv,单次引流报价0.1元。也便是理想情况下,每天能够有1-3w的广告费收入。

侧面说明了竞品B的市占率啊,在这个细分市场做到这个DAU……

关于流量,逆向思维的建立

流量是完结商业利益的东西。

东西类使用经过为别人引流将流量变现,内容类使用经过电商将流量变现的更贵。

依托流量赚钱有两种姿态,自动迎合需求,和培养需求。前者便是你能够做一些我们有必要要用的东西,来取得流量。比方自助打印小程序,只要商户接入了,那么他的一切顾客都会为这个小程序奉献流量。比方地铁搭车码,一切坐地铁的人都会用到,比方广州地铁就在卖量,每天有几百万的日活。

培养需求便是做自己看好的东西,可是当下不明朗,尝试开掘用户潜在的需求。

流量,假如不能利用好,那便是无效流量。所以正确的姿态是,开掘目标人群 -> 规划变现计划 -> 针对性的开发他们喜欢的内容或东西 -> 完结变现。而不是 自己发现有个东西不错 -> 开发出来 -> 测验一下市场反应 -> 期盼忽然爆红,躺着收钱。

研讨报告也蛮有意思,主打的便是一个研讨如何将用户口袋里的钱转移到自己口袋里。做什么产品和个人喜爱无关,和有没有市场前景相关。

互联网是基于实体的

互联网并欠好实体脱钩,大部分渠道依赖广告收入,但广告根本都是实体企业来掏钱。还有电商也是,消费欠好,企业赚不到钱,就不乐意投更多推行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