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种场景:当我们从服务端请求到数据并转换为实体对象后,UI 界面层需要的却是另一个实体类,比如实际项目场景中:

  • case1: 前者实体类是用 Java 编写的,而后者由于某些原因必须使用Kotlin编写的一个实体类,那么就要进行一次类型转换了;
  • case2: 前者实体类也是Kotlin 编写的,但是只是最终实体类的一部分数据,最终数据是由多个实体类组合起来的,那么同样需要进行一次类型转换。
  • … …

比如下面两个实体类:

@Serializable
data class A(
    val id: String,
    val name: String = "",
    val shortDescription: String = "",
    val longDescription: String = "",
    val url: String = "",
    val imageUrl: String = "",
)
data class B(
    val id: String,
    val name: String,
    val shortDescription: String,
    val longDescription: String,
    val url: String,
    val imageUrl: String,
    val followed: Boolean = false,
)

其中A是从服务端获取数据后生成的,而UI界面层使用的是B。如果不想多考虑,那么直接在new B()的时候,将A实例中需要的数据赋值给B实例中的变量即可:

val a: A = ......//假设从服务端生成了A实例
//将A实例中的数据传到B中
val b = B(
       id = a.id,
       name = a.name,
       shortDescription = a.shortDescription,
       longDescription = a.longDescription,
       url = a.url,
       imageUrl = a.imageUrl,
       followed = true, //followed从其他数据源获取
     )
//接下来就可以将b对象传到UI界面层进行使用了

不知道有没有小伙伴像上面这样使用,反正我写的时候都是直接转(此时必须要上那个经典配图了):

Kotlin | 利用扩展函数转换对象的一个小技巧

直到我在学习谷歌的一个Demo项目时,看到了这种写法:

//顶级A扩展函数,将其转换成B
fun A.asEntity() = B(
    id = id,
    name = name,
    shortDescription = shortDescription,
    longDescription = longDescription,
    url = url,
    imageUrl = imageUrl,
    followed = true,
)
//使用的地方,如在ViewModel中
suspend fun getA(ids: List<String>?): List<A>{
  ......
}
//1、第1个地方使用
val result1 : List<B> = network1.getA().map(A::asEntity)
//2、第2个地方使用
val result2 : List<B> = network2.getA().map(A::asEntity)

不得不说这种写法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可能有的大佬早就这样写了),A.asEntity()是一个顶级扩展函数,负责将A实例中的变量值赋给对应的B中,后续有修改可以统一在这里处理;另外顶级函数也意味着可以在任意有需要的地方调用它,比如上述示例的1、 2处都可以调用这个扩展函数,从而达到复用的目的。

之前分享过一篇: 提高开发效率!5个对开发者有用的Kotlin扩展函数,文章列举了一些比较实用的扩展函数,本文中也是扩展函数的一种使用,同样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