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设成功、有弹性和面向未来的平台,需要做到这三点:了解需求、预测可能面临的挑战并制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解决方案

了解需求是指理解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目标,无论他们是最终用户、开发人员还是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相关方。这包括开展全面研究、收集反馈和分析数据,以深入了解哪些功能、特性和性能指标对平台的成功至关重要。

预测可能面临的挑战包括主动识别平台开发、部署和维护阶段可能出现的潜在阻碍、风险和限制。这可能包括可扩展性问题、安全漏洞或兼容性问题等技术挑战,以及合规性或市场动态等非技术挑战。

制定解决方案则需要设计和实施稳健、可扩展和适应性强的解决方案,以有效解决已确定的需求和挑战。这可能需要在软件架构中采用最佳实践,利用尖端技术,并采用敏捷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完善和改进平台。此外,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可测量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以确保平台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关性和功能性。

平台工程的作用

平台工程似乎全面涵盖了这三点。这个词是最近才出现的,最初被认为只是一种炒作,但它却入选了 Gartner 2023 年和 2024 年的顶级技术趋势。根据 Gartner 副总分析师 Paul Delory 的说法,平台工程的出现是为了应对现代软件架构日益增长的复杂性。随着软件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非专业的终端用户往往会发现自己正在操作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服务。为了解决这一挑战,具有前瞻性思维的公司开始构建操作平台,使其介于终端用户和他们所依赖的底层服务之间。

平台工程旨在加快应用程序的交付,提高其产生业务价值的速度。通过提供自助服务功能和自动化基础架构操作,平台工程改善了开发人员的体验,提高了工作效率。其目标是创造一种自助式的开发人员体验,最大限度地降低时间和精力成本。平台应提供适当的功能,使开发人员和其他人员能够高效地开发出有价值的软件。Gartner 还预测,80% 的大型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工程团队,作为应用程序交付的可重复使用服务、组件和工具的内部提供商。这些团队将在解决软件开发人员与运维团队之间合作的核心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平台工程的团队协作

平台工程旨在通过提供统一的框架和工具集,简化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之间的协作,从而弥合软件开发和运维之间的差距。具体方法如下:

自动化和标准化

平台工程强调重复性任务的自动化和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流程的标准化。通过建立用于构建、测试、部署和监控应用程序的通用实践和工具,平台工程可减少人工操作并确保一致性,从而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更容易实现无缝协作。

DevOps 原则

平台工程提倡采用 DevOps 原则,该原则强调开发和运维团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责任分担。通过打破孤岛和培养协作文化,平台工程鼓励在整个软件交付流程中进行持续沟通、反馈和协作。

自助服务功能

具有自助服务功能的平台使开发人员能够管理自己的基础设施和部署流水线,减少对运维团队的依赖。这使开发人员能够更快地进行迭代和创新,而运维人员则可以专注于提供强大、可扩展的平台服务来支持他们

可见性和监控

平台工程强调对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组件的全面可视性和监控。通过为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提供有关系统性能、资源利用率和应用程序健康状况的实时洞察,平台工程有助于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从而加强协作和协调

可扩展性和弹性

针对可扩展性和弹性设计的平台使开发人员能够构建和部署可处理不同工作负载并从容应对故障的应用程序。通过提供水平扩展、容错和自动恢复的内置机制,这些平台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能够协同设计和运行稳健的高性能系统

平台工程中的数字平台

在平台工程中,数字平台由多个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共同实现了软件应用程序的开发、部署和运维。这些组件包括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工具、平台服务和知识资源:

可重用组件

这些是预制模块、库或框架,封装了通用功能或特性。可重用组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现成的构建模块,他们可以将这些模块集成到自己的应用程序中,从而有助于加快开发速度。可重用组件的例子包括 UI 库、身份验证模块、数据访问层和集成适配器。

工具

工具是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在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用来完成各种任务的软件应用程序或实用程序。这些工具可能包括集成开发环境 (IDE)、版本控制系统(如 Git)、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CI/CD) 流水线、测试框架、调试工具和性能监控解决方案。工具在自动化重复性任务、提高生产率以及确保软件开发和运维的质量和可靠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平台服务

平台服务是基于云或本地服务,为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提供基础功能和资源。这些服务抽象化了基础设施管理的复杂性,为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提供了可扩展、可靠且经济高效的资源。平台服务的例子包括计算服务(如虚拟机、容器、无服务器计算)、存储服务(如对象存储、数据库)、网络服务(如负载均衡、DNS 管理)、安全服务(如身份和访问管理、加密)和分析服务(如日志记录、监控、分析)。

知识资源

知识资源包括文档、教程、最佳实践、指南以及平台工程团队和广大开发者社区积累的专业知识。这些资源为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在平台上设计、构建和运行应用程序提供了宝贵的见解、指导和支持。知识资源有助于在平台生态系统内传播信息、促进协作、推动持续学习和改进

总体而言,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全面的数字平台,使开发人员和运维人员能够高效地创建、部署和管理软件应用程序。通过利用可重复使用的组件、工具、平台服务和知识资源,平台工程团队可以加快开发周期,提高运维效率,并推动整个组织的创新。

接下来让我们来探讨一些利用这些原则的常见应用。

平台工程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战略价值

基础设施平台的挑战

它是由硬件、软件、网络组件和服务组成的复杂而错综复杂的网络,是托管和运行应用程序或服务的基础。

技术栈

现代平台融合了各种技术,如虚拟机、容器、无服务器架构、数据库和网络组件,每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集成要求。基础架构内的各个组件相互关联、相互依赖,因此变更和故障难以避免产生连锁反应。基础架构越来越动态,资源会自动置备、扩展和取消置备,从而增加了资源管理和优化的复杂性。

运维挑战

管理大规模基础设施涉及处理分布式系统、负载均衡、冗余和确保高可用性,这给可扩展性和性能优化带来了挑战。企业还经常在混合环境中运行,将本地基础设施与云服务或多云部署相结合,从而导致资源编排和数据管理的复杂性。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涉及实施安全措施、监控漏洞、执行访问控制和遵守监管要求,从而增加了风险管理和合规性保证的复杂性。

管理和优化

管理复杂的基础设施需要先进的工具和自动化解决方案,但将这些工具集成到现有工作流程中并确保兼容性会带来额外的复杂性。同样,处理遗留系统也会因兼容性问题、技术债务和迁移战略的需要而增加复杂性,给现代化和集成工作带来挑战。因此,建立弹性系统需要冗余、故障转移机制和恢复程序,从而增加了架构设计、实施和维护的复杂性。

总结

平台工程通过自动化战略、采用模块化和可扩展架构、持续监控和促进协作,有效驾驭基础设施的复杂性。

自动化可减少人工操作并将错误降至最低,而模块化设计则可实现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从而应对与多样化技术和动态环境相关的挑战。

持续监控可确保为主动维护、优化和故障排除提供实时洞察,从而增强修复能力。

团队之间的协作和知识共享可以培养集体共识,从而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促进有效的决策和问题解决。

一般而言,平台工程的未来将见证自动化的持续演进、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整合、对安全性和合规性的重视以及混合云和多云环境的采用。

平台工程师将专注于构建可扩展、弹性和灵活的基础设施,以高效支持各种工作负载并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协作和 DevOps 实践仍将不可或缺,在确保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实现跨环境应用的无缝部署和管理

此外,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效率将日益受到重视,平台工程师将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总之,平台工程的未来有望推动数字化转型,使企业在日益互联和动态的技术环境中保持竞争力。